据了解,甘肃省“十三五”以来加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,加快完善了种质资源库建设。目前,全省已收集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近20万份,建成种质资源保存库(区、圃)18个,初步搭建起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平台。同时,随着玉米、马铃薯、小麦等改良分中心及一批品种区域试验站的逐步建成,有力促进了育种创新能力的提高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省共审定玉米、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64个,其中玉米品种351个,企业自育品种324个,企业自育品种占92%,比“十二五”提高10%;先后选育出陇薯、庄薯等马铃薯品种42个,在高淀粉和抗旱、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居国内*地位;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2000个,居全国第三,范围覆盖粮食、油料、糖料、蔬菜、果树5大类18种作物,登记作物满足了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种植所需;良种覆盖率达95%以上。培育了世界*杂交胡麻品种及一大批抗锈冬小麦优良品种。诸如玉米品种有敦玉系列、金穗系列、玉源系列、***单系列(吉祥1号、金皇828、玉源7879、甘鑫217、垦玉1608);马铃薯品种有陇薯系列、庄薯系列(陇薯3号、陇薯7号、陇薯10号、陇薯17号、庄薯3号);小麦品种有兰天系列、天选系列(兰天36号、天选57、中梁32号、陇春30号);还有陇亚系列胡麻品种(陇亚10号、陇亚杂1号)、陇油系列油菜品种(陇油6号)、陇椒系列蔬菜品种(陇椒10号、陇椒11号、金城5号)等新品种。
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告知本网处理。电话:010-62110034
本文转载自中国农业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